2025年装载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
发布时间:2025-03-16 09:18

  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
  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
  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
  2025 年开年,装载机行业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,2025 年 1 - 2 月,国内装载机总销量达 16650 台,同比增长 16.5%。其中,国内销量 8211 台,同比增长 26.2%;出口销量 8439 台,同比增长 8.33%。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多

  2025 年开年,装载机行业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,2025 年 1 - 2 月,国内装载机总销量达 16650 台,同比增长 16.5%。其中,国内销量 8211 台,同比增长 26.2%;出口销量 8439 台,同比增长 8.33%。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多重政策驱动叠加市场回暖,行业全年复苏趋势逐步确立。从全球市场来看,中国装载机行业已成为全球装载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。

 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政策的推动,电动装载机市场前景广阔。2025 年 1 - 2 月,电动装载机销量大幅提升,销量达 2413 台,同比增长 261.2%,电动化渗透率达到了 14.49%,同比提升了 12.0 个百分点。预计 2025 年装载机市场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超过 25%,带动锂电池装机量超过 9GWh。

  电动装载机凭借低使用成本与环保优势,逐步在港口、矿山等场景普及。例如,在矿山行业,新能源矿产开发需求激增,叠加“绿色矿山”政策要求,传统燃油设备加速淘汰,电动装载机成为矿山场景首选。安徽金日晟矿业公司于 2024 年 9 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13 台纯电动装载机,10 月份累计消耗电量 16.74 万 kWh,按照用电均价 0.655 元/kWh,产生用电支出 10.96 万元,对比之前使用的柴油装载机燃油费用,年可节约费用 472.49 万元,电动装载机投资回收期 1.75 年。

 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版装载机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》分析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装载机械的智能化转型。智能化装载机械具备自动驾驶、远程监控、智能调度等功能,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。同时,智能化装载机械还能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,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
  在国内市场,柳工、徐工等国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,市场集中度较高。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均占有一定的份额和影响力,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。例如,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由一个单一的装载机产品制造厂商,发展成为拥有近 30 条产品线 款核心零部件产品,柳工单项投资最大、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装载机“灯塔工厂”一期项目顺利建成投产。2022 年,柳工实现总营业收入 264.8 亿元。

  在国际市场,卡特彼勒、沃尔沃等国际品牌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占据重要地位。特别是在矿山、建筑、港口等领域,装载机械的应用将更加广泛。这些国际品牌拥有独立的研发团队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。同时,本土品牌如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等也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。

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1.3 万亿元,比上年增加 3000 亿元;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,推动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;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4.4 万亿元,同比增加 5000 亿元,重点用于投资建设、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、消化地方政府债务等。报告提出要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尤其是特别国债、专项债券增发以及政府“化债”,有望对基建投资起到拉动效果,进而带动下游设备需求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,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,以及燃气、给排水、热力、地下管廊等建设;发展数字化、智能化基础设施,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。政府将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,尤其是在地下工程、市政建设、水利工程等领域,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,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;统筹产业结构调整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。绿色化、电动化是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,国内厂商借电动机东风不断超车,工程机械电动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,带来主机厂营收利润的进一步提升。

  随着基建投资加速、设备更新政策刺激以及下游开工率回升,国内装载机市场需求加速释放。2024 年全年基建固定投资同比增长 9.19%,其中采矿业和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 10.50%和 41.70%,直接拉动工程机械需求。此外,上一轮设备销售高峰期(2019 - 2022 年)的设备陆续进入更新周期,叠加政府老旧设备淘汰补贴政策落地,进一步推动需求释放。

  2025 年 1 - 2 月,装载机出口销量持续增长,显示出装载机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。全球基建需求增长与国内企业海外产能布局加速,共同支撑出口业务稳步扩张。国产设备凭借高性价比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持续受到新兴市场青睐。例如,徐工电动装载机 2024 年前三季度在海外市场销售额约 2 亿元,同比增长接近两倍,主要销售区域包括东南亚、拉美、欧美澳区域高端市场。

 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版装载机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》分析预测,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,电动装载机的性能和性价比将不断提升。未来,电动装载机将向更大吨位、更长续航时间方向发展,同时电池梯次利用体系将建立,退役电池可转为储能设备,延长价值周期。

  智能化技术将与装载机的设计、制造、运营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。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,装载机将实现更高效、更安全、更环保的作业。例如,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对装载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性维护,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。

  工程机械行业与基建投资高度绑定,如果政策力度边际减弱可能导致需求回落,比如专项债资金落地进度、房地产投资回暖的持续性仍是关键变量。

  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率,若成本压力无法通过提价传导,可能挤压企业盈利空间。同时,部分厂商为抢占份额发起价格战,行业利润率存在下行风险。

  欧美市场需求复苏尚处初期,地缘政治风险(如贸易壁垒、汇率波动)可能制约出口增长。

 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,强化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核心技术研发,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。例如,宁德时代推出针对工程机械的天行重型商用车 - 高强度版电池,在矿卡工况下行驶 50 万公里仍具备高安全性。

  探索轻资产运营与资源循环模式,比如推广“车电分离”租赁方案,用户购车成本可降低 40%。同时,建立电池梯次利用体系,退役电池可转为储能设备,延长价值周期。

  突破海外市场需本土化深耕,在东南亚、非洲等增量市场,建立“研发 - 生产 - 售后”一体化网络。此外,借助“一带一路”机遇,输出“中国技术 + 本地化服务”解决方案,形成品牌溢价。

  如需了解更多装载机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版装载机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》。

  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